油气管道内检测市场需要差异化定制服务
浏览量:981次发布时间:2022年06月01日
目前国内油气管道漏磁内检测市场已然从初期的“蓝海”走向广泛竞争的“红海”,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,需要引起业界高度重视。
1 同质化竞争的表现和危害
国内检测器研发生产出现细分市场,拉低了漏磁内检测工作门槛,部分有资质的单位通过采购设备获得了检测能力,漏磁内检测技术竞争优势不再明显。同时,高端内检测产品研发创新动力不足。部分检测单位只看中短期业绩,不注重长远发展,再加上漏磁检测比超声、电磁超声(EMAT)等检测设备便宜,容易收回成本,而研发超声、EMAT等检测技术和设备的资金投入大、周期长,对新产品研发的积极性不高。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最大危害是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。一些单位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,竞相降价成为唯一竞争手段,必然阻碍检测市场良性发展,甚至会带来检测质量安全隐患。
2 市场需要差异化定制服务
协力实现基线检测100 %目标。实现基线检测100%是管道企业追求本质安全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关键指标。需要检测单位与管道企业共同承担风险,拿出勇气和责任担当,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,共同研究制定管道内检测系统解决方案,实现新的突破。
开发小口径管道内检测技术。小口径管道检测因存在一定作业风险、收回研发成本困难等原因,一直以来是检测承包商的业务空白。根据管道安全运行和隐患整治的需要,小口径管道检测工作已被提上日程,势必会朝着可视化、智能化、自主动力、数据在线实时传输等方向发展。国内支线管道和城燃管道数量庞大,小口径、低输量、无收发球筒管道内检测工作大有可为。
引进研发裂纹检测技术。随着国内高钢级、大口径管道运营服役年限增长,建立可靠、高识别率的裂纹检测技术体系十分必要。应加快引进和研发超声、EMAT等检测技术,切实解决裂纹检测难题。在过渡期,需要检测单位切实立足企业运行需求,围绕裂纹检测概率和识别概率,提出应用性更强的检测报告。
建立微泄漏检测技术体系。现阶段应重视微小泄漏的前期发现和早期处置。单一检测器无法保证在一次检测中将全部缺陷“一网打尽”。需要在把握管道失效和事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,通过应用示踪剂、微泄漏内检测技术,定期开展检测监测,主动发现微泄漏,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。
确保检测作业过程安全。西部管道公司目前正在逐段开展难点管道内检测攻关,由于低频跟踪技术受复杂地段信号干扰等影响,已经多次发生泡沫球丢失甚至卡堵问题。如何保证作业过程安全,提升检测成功率,减少对管输工艺的影响,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。需要检测单位立足作业过程安全需求,采用更有效的定位跟踪技术和更高通过性的检测器结构设计,以及灵活小巧的可视化技术,进一步提升管道检测安全水平。
深挖检测数据价值。内检测数据是连接现场和历史资料的桥梁,在无法推动以坐标为基准的数字化管道前提下,通过内检测数据,建立以焊缝为基准的数据孪生体也是满足政策要求的可行技术路线。需要检测单位进一步开放数据管理,统一信号判读标准,为推动“互联网+安全生产”提供增值服务。
3 建议
当前由于各家检测单位信号格式不统一,管道企业不具备对原始信号层次的查验能力,检测报告在应用阶段容错率较高,开挖验证以及后续应用很难辨别检测单位技术优劣。为此建议国家管网集团尽快建立检测技术评价体系,统一内检测信号标准格式,制订和修订相关标准,开展设备研发,培养自检队伍。检测单位要在差异化定制服务上下功夫,特别是一些实力雄厚的检测单位,更应提前布局,抢占先机。
西部管道公司管道部 邹斌